找到相关内容12727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的修行

    无关痛痒,就像播种时,既不除草、也不犁田,随便一丢,种子就落在草丛上,这要等到什么时候,它才会发芽呢?你们修“持名念佛”的人,是不是也像这样?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...

    慧门禅师

    禅宗|禅修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21524686324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因为是佛法的纲要,佛法这么重要的法门,十法界修行的纲领,这么重要的经文,能量比原子弹还厉害!如果打坐的时候,不念佛也不数呼吸,那么就可以默念《心经》。念的时候,心里在观想,口里在念,耳朵在听,那就能够...我们打防疫针、种疫苗一样,碰到任何传染病都不会感染。修养功夫就是这个。念佛、拜佛、打坐、数息等等都是为了这件事,都是为了要在具体的引诱面前能够把握得住。   当然这还是佛教修养浅层次的东西,深层次的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说在三界之外,与现世之中没有直接的联系,但是只要众生生前按佛教的要求发愿修行念佛,往生净土是可以得到的。所以《阿阕佛国经》说:“阿阕如来无所著等正觉。昔行菩萨道时,以被是大僧那僧涅槃,乃作是愿。佛音: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、禅者之影响

    多能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加以揭露和批评。”  不仅仅如此,笔者认为还有更重要的原因。马祖说“道不用修”,义玄也说“佛法无用功处,只是平常无事”。所以它不须坐禅、不须苦行、也不须念佛诵经,日常生活都可以说是...

    朴永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087052.html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,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,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。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,极乐世界一切宝物,流水浴池各色莲华,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,仍然恒常演说法音,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阿育王传(1-4卷)

    。王言。请从尊者教。先发起我念佛之心。灌菩提树然后与食。王唤维那萨娑蜜多而语之言。我以十万两金施于众僧。以千宝瓶盛满香汤灌菩提树。可打揵捶称我名字用为檀越作般遮于瑟。王子驹那罗左右面立不发口言。便举...

    安法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088684.html
  •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(2)

    字,我不喜闻,老僧念佛一声,漱口三日”。马祖曰:“非心非佛,佛字当舍,何况法乎”。心经一连用十几个“无”字,把诸法舍尽,然后才入“究竟涅槃”,破尽相对,然后才能入绝对,留着一法,便是有余有漏,不能究竟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95988761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

    金刚即实相般若,三业即根本无明。   净土宗即“莲宗”,以见“自性弥陀”为旨趣。用见、闻、觉、知,使舌根念佛,净念相继,无明一破得见自性弥陀,则证常寂光净土矣。老宿云:“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。”其斯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889013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(2)

      实相念佛   念南无阿弥陀佛,心中散乱,证凡圣同居士;念到一心不乱,证方便有余土;念到身心两忘,佛念皆空,一无所有,证实报庄严土;是为分证。到此境界是无记忆空,不是自性弥陀,再提起一句...有漏的,人人的不是一样,新学家称为脑筋。使我念佛是他。本有神我 (婆罗门) 、良知良能、后天之性 (王阳明) 、率性之命 (《中庸》) 、气质之性、脑筋灵性、智慧思想、节制欲望 (西哲) 都属这个范围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289256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2)

    依法修行是大乘,万法尽通,万法俱备,一切不染,离诸法相,一无所得,名最上乘”,观乎此,则四乘大意较然矣。赵州和尚云:“佛之一字,我不喜闻”,又云:“老僧念佛一声,漱口三日”,能明斯语,然后不为四乘所缚。...宝积经中,文殊菩萨说:“佛性从烦恼中求得”,参禅、参话头、参偈颂、参公案,大乘用功名目虽然不同,意思是一样的,参话头最要紧的是下疑情,单刀直入,一定会悟。   如参念佛是谁,就先明白念佛的念是从见闻觉知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9.html